2023年5月25日下午,抖音在北京举办青少年模式媒体开放日。会上,抖音宣布联合科普中国、中科院之声、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技馆、中科院物理所发起青少年科普创作计划,邀请专业科普内容生产机构和个人,创作适合青少年观看的科普视频,共建青少年模式内容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希望有更多的专业力量加入我们,一起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该计划相关负责人说。
投入资源激励内容创作,线上线下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科普资源
据介绍,青少年科普创作计划将邀请全国高校、研究机构、学术组织、公益基金会、出版社、博物馆、科技馆等专业科普内容创作生产机构和个人,围绕科学科普、人文艺术、兴趣爱好、家庭教育等方向,积极在抖音创作适合青少年观看的科学、有趣、体系化知识内容。抖音则将从运营服务、产品功能、流量激励等方面全方位助力优质内容生产和分发。
(抖音青少年科普创作计划将联合专业作者为青少年提供知识内容)
具体来说,在运营服务上,抖音将对加入计划的作者提供包括内容创作指导、一对一专属社群服务等在内的精细化服务;在产品功能上,优先开放视频共创、视频合集及其他新功能,方便科普内容创作;在流量激励上,除了首期投入过亿流量外,还将在青少年守护中心、青少年模式弹窗等位置给予青少年相关内容更多曝光。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目前正在内测“推荐青少年观看”这一功能,将邀请加入计划的作者参与青少年模式内容池评议,未来也将根据内容的推荐率优化青少年模式的内容池结构,真正和权威机构、专家学者一起共建青少年模式内容池。
“未来,我们也将和抖音公益联动,将青少年科普创作计划产出的优秀内容分享给更多乡村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同时在乡村学校开展相应的科普活动,为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乡村青少年提供科普资源普惠服务。”该计划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计划的联合发起方之一,科普中国新媒体运营负责人徐来在会上表示,青少年使用短视频是大势所趋,作为家长、机构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为他们提供好的产品、好的环境”,并引导孩子利用好短视频。他说,未来科普中国会积极参与内容创作,引导科普短视频创作者为青少年制作出更好看、更有料的科普视频。
除了联合发起方,目前已经有博物杂志、上知天文(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普品牌)、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同济大学退休物理教授吴於人等机构和个人加入,用优质内容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据悉,目前计划仍在广泛招募中。
从“堵”到“疏”,功能迭代内容充实让青少年爱用
会上,抖音青少年相关负责人也就社会关心的重点问题做了回应。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市面上部分平台青少年模式内容低幼,有家长认为青少年模式等于幼儿园模式。早在2021年,抖音青少年模式就推出了适龄推荐功能,根据青少年的认知能力,每三岁设置独立的内容推荐策略。
举例来说,儿歌类内容会更多推荐给6岁以下的孩子,读书书评类对认知能力要求更高的内容,则会更多推荐给6岁以上的孩子。在发现页的频道内容设置上,低龄孩子会更多看到习惯养成类内容,15岁以上的孩子则会增加院士科普等对理解能力要求更高的内容。
此外,针对青少年模式内容粗糙、体系化和权威性不足的问题,相关负责人介绍,抖音青少年模式的工作思路很早前就从“堵”转向“疏”,从保护转向了发展,从最早仅提供安全内容和功能,到后来与学术机构、出版社、学者教师等合作,丰富和完善功能和内容池,让青少年模式真正成为孩子“学知识、观世界”的窗口。
(抖音青少年模式内容池标准)
近两年,除了通过“萌知计划”“星河知识计划”等引入青少年专属创作者外,抖音也陆续和少年儿童出版社、故宫博物院、科创中国、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物理学会、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等机构,推出《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短视频、“抖来云逛馆”计划、《科创中国·院士开讲》栏目、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科学1小时》物理直播课等精品知识内容,联合中国科学院举办跨年科学演讲,持续为青少年提供优质学习资源。
据了解,早在2018年7月,抖音就率先推出青少年模式实验版。该模式下,只可浏览平台精选、适宜青少年观看的内容,无法观看直播和充值打赏。此后又进行了多轮完善迭代,除了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浏览内容等方面进行限制和保护,也设置了防逃逸措施和14岁以下实名用户全部进入青少年模式等严格举措,确保青少年触网安全。同时,也推出合集功能、适龄推荐、语音搜索、识万物、护眼提醒等独家特色功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和探索世界的需要。
会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蒋俏蕾也就青少年模式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她认为目前青少年模式的应用存在三对矛盾:技术上,防护与破解的矛盾;内容上,健康度与吸引力的矛盾;行为上,线上与线下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源还是要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而这一过程学校、家长、社会都不应缺位。
标签: